日出,他穿梭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步履不停 ,仔仔细细查看着每一处安全隐患 ,不厌其烦地向现场工人进行安全交底;日落,他伏案于简易的办公室书桌前,深度思考,梳理复盘每一个问题 、推敲每一份方案 。
踏入建筑施工行业15年有余,从一个毫无经验的行业“小白”,到一名获得广泛认可的项目安全管理负责人,他自始至终将自己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工作,尤其是施工一线 。他跟随项目辗转于不同的城市 ,以事业为本 、以工地为家 ,在岁月的流动中积淀了经验,也彰显出精彩。
他,就是三建嘉定融信项目的安全负责人黄军峰 。
万事都以“安全”为先
2011年 ,带着在广州三个项目工作的经验 ,黄军峰正式加入三建,并在厦门宝龙御湖观邸项目担任安全主管 。6月 ,大型机械和各班组人员陆续进场 ,项目正式开工,项目部所有人员都面色严肃——该项目占地面积和总建筑面积大,楼层高 ,结构复杂 ,包括住宅、商业 、地下两层的大型停车场,不仅有很多技术难题等着攻克 ,甲方也十分看重这个项目 。大家紧绷着一根弦 ,决心要通过这个项目做出亮点和一番成绩来。项目一开工 ,就面临着工期紧 、任务重、要求高的压力 ,安全主管黄军峰虽然经历过几个项目 ,但面对新的城市 、新的项目、新的团队,他还是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他一天都不敢松懈 ,一睁眼就根据当日安排对施工人员进行项目交底,随后便立刻前往工地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督,纠正违章作业,排查安全隐患 。
有一天在巡场中 ,黄军峰发现一根钢柱似乎有点位移 ,他立刻警觉起来询问情况 。现场几位工人觉得问题大不 ,甚至开玩笑说黄军峰过于紧张,但黄军峰态度坚决 ,认为安全无小事 。他当即叫来工程技术人员,询问是否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加强对预埋螺栓以及固定架的固定等工作,同时他组织专业人员对钢柱轴线进行测量和复核。复核中发现钢柱的垂直确实略微有一点偏差 ,但现场大部分人员认为偏差值不会造成实质影响 ,为了工期可以忽略。黄军峰有点犹豫,但是没过多久 ,以安全为重的他就做出了要紧急采取措施的决定——他认为该项目楼层高 ,而且厦门时常有大风,不可掉以轻心 。他一边说服大家 ,一边联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临时支撑 ,并对整排桩加以固定 ,有效避免了风险 。
整个项目开展期间 ,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每一次在做决定的分岔口 ,黄军峰都坚定不移地将生产安全放在首位 ,肩负“安全主管”重任的他,力求万无一失 。凭借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厦门宝龙御湖观邸项目不仅如期完工 ,还获得了“福建省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称号。取得了一些成就的黄军峰并没有自满 ,而是一直将这种精神延续到了每一个参与的项目当中去 。2013年至2015年 ,黄军峰担任厦门杏林中航城项目安全主管,项目获得“福建省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被评为厦门市观摩工地 ;2016年至2019年,黄军峰担任晋江中航城项目安全主管 ,项目获得“晋江市文明工地”称号,被评为晋江市观摩工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019年黄军峰进入三建直营项目,来到上海 ,在奉贤龙湖和嘉定融信项目担任安全主管 ,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教育、总结交流 、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纠正违章作业 、组织安全交底 、处理突发险情和工伤 、对接其他部门、整理安全管理资料等等 ,安全管理工作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繁杂而事无巨细 。
黄军峰一开始也很头疼 ,但他慢慢地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得出了一个百试不爽的“妙招”,助力他将事无巨细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井然有序 ,这个妙招就是“清单化梳理” 。
黄军峰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的清单化梳理并不是什么高科技 ,就是勤记录 、勤梳理 、勤复盘而已 。”黄军峰和很多人一样会随身携带一个本子 ,但是比起大部分人他又多做了一步——每天晚上他都会对记录在本子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把工作进展按照类别仔细罗列、总结进电脑文档,同时在周末 、月末再次进行归纳梳理 。
久而久之,黄军峰简单的记录表变成了一个清单式的文档 ,每项工作的相关人员、时间节点 、完成进度都越梳理越清晰 ,安全管理依据、工作标准 、考核标准及要求等也都随手可查 ,每个事项的交底 、落实和监测也都越来越高效 ,有效推进了项目部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工作越做越有经验,也越来越让黄军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他一有空就通过学习来加速自己的成长 ,积极学习集团精神并落实到项目中去。他不仅在管理层面花心思、动脑筋进行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定各项安全条例,同时也积极深入一线 ,监督一线工人安全作业 、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
在必胜博国际的11年间 ,黄军峰凭借自己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优势,多次获得公司和集团层面的优秀员工、先进工作者称号,参与的项目也多次被选为集团观摩和地区市级观摩项目 。黄军峰在不断精进自己的同时,也与团队共同进步,以实际行动做到“真心缔造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