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正月十五 ,本该合家团圆的元宵佳节 ,身在武汉的杨震只能透过手机屏幕实现与亲人们的团聚。在一百多平米的公寓里,他形单影只 。大半个月以来,杨震身处疫情洪流 ,家人相继感染,爱人奔赴前线,突如其来的一切足以摧毁任何人的心理防线 。然而 ,这位41岁的汉子却不曾倒下 ,联系渠道送物资,自行出资援区县,即便是患有轻症被隔离,仍不遗余力奋战前线 。
他是湖北人 ,绝不轻易“服周”。
杨震,必胜博国际交通集团项目经理 ,一名疫区战士。
他是必胜博国际员工 ,“只要不病倒就还能出力”
2万只口罩送前线,出资16万驰援区县
“我们是行动最早的企业之一,现在想想 ,得亏当时没有含糊 。”电话那头的杨震回忆起惊心动魄的那几天 ,感到庆幸与满足 。
1月23日武汉三镇全面封城,这座“九省通衢”的超级大城 ,仿佛一夜之间断开了链接,只剩下数百万人在困境中守望与坚持 。必胜博国际交通集团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驰援武汉 。作为采购物资负责人之一 ,杨震辗转联系上了远在温州的口罩生产企业 ,加班加点完成了2万只N95医用口罩的赶制,且点对点送往了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 。要知道,该院区正是去年12月收治国内首位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医院 ,是武汉抗战疫情一线中的一线 ,这如雪中送炭般的两万只医用口罩 ,分量不言而喻 。
疫情蔓延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也包括杨震自己 。
“发了三次烧 ,温度都不高 。”出现轻症的杨震只能在家隔离,还有什么我可以做的 ?湖北境内疫情肆意 ,不少区、县级市都爆发了医用物资短缺。面对每日揪心的报道 ,杨震辗转联系多地,自行出资,向彼时医用物资短缺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松滋市捐赠了价值16万元的医用酒精与消毒液 。
“只要不病倒就还能出力,不然心里真不是滋味 !”杨震说,在大灾大难面前,没有一个湖北人会退缩 ,更没有一个必胜博国际人会熟视无睹 。这份信念 ,驱使着他用尽全力 。
他是尽孝的儿子,“舍小家为大家”
71岁父亲重症,两个孩子亲戚代管
就在杨震将全身心投入支援抗疫情的同时 ,71岁的老父亲以及兄弟一家都相继受到了新冠病毒的感染。已过古稀的父亲曾一度出现呼吸困难的危急情况 。
在疫情大规模爆发前,在还未报出病毒人传人时 ,因为一次村里聚餐,杨震同桌的10人中有8人最终被感染 ,这其中便包括他与他的家人。相较于杨震的轻症,父亲、堂兄与其孩子都被确诊为重症患者 ,目前仍于荆州市某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害怕 。”16天过去了 ,杨震仍心有余悸 。“此前从来没觉得疫情会离我们如此之近 ,等事发了,我却无能为力 。”好在有惊无险 ,亲人的状况一天比一天好 ,这才让杨震悬着的心 ,落了地 。
一边是急需社会各界出资出力的湖北疫情,一边是在医院治疗的多位家人,杨震也曾险些崩溃 。每天一通电话 ,确切了解老人情况 ,纠结、懊悔在一天天奋斗的日子里被解开 、消散。杨震有两个孩子 ,大的12岁,小的只有4岁 ,都在荆州老家,由亲人暂为分开照顾。视频 、语音里的一声“爸爸”让杨震更加坚定了决心,“舍小家为大家 ,做目前力所能及的事情 。”既然暂时无法回到家人身边 ,那就用这份思念与觉悟为社会做更多事 。
不仅妥善做好社会捐赠,杨震更为复工做着准备 ,山东、湖北、贵州的多个项目还等着他的统筹与安排 。
城市管控日益升级 ,杨震孤身一人,他不能停,也不愿停。
他是温情的丈夫 ,“不希望她早回来”
战“疫”伉俪,两片战区坚守火线
采访中 ,除了对社会的责任与对家人的愧疚外 ,杨震吐露最多的是对妻子的感谢 。杨震的爱人陈爱华是武汉中心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由于医院承受着超负荷的救治压力,期间还伴随着由于医护人员感染造成的战斗减员,陈爱华主动请缨 ,上前线 。
“我有私心 ,我承认劝过她不要去。”在疫情面前,恨不得自己是医生冲上前线的杨震,无法忍心妻子在此时此刻走进呼吸科的住院病房 。可结婚十几年一向遵从丈夫的陈爱华 ,这一次却没有如爱人的意 。
第一批由医院紧急抽调的医护人员支援队伍 ,在三天后倒下了4人。不得不理解杨震对妻子的“私心”,因为在疫情面前没有童话 ,每一次与病人的接触就仿佛是将自己成为病毒的靶子,而在这场战役里 ,至今没有可以消灭敌人的子弹 。
临行前,杨震询问了妻子归期是何时 。
“一个月吧。”
“就不能早点回来?”
“可以啊 ,感染了就能撤下前线了 。”
复述这段对话时 ,电话那头的杨震停顿了数秒,可以想象,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此时的眼眶除了涌出的泪水,更有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与深深敬佩!
“老婆比我坚强 ,我希望她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战到底 。”杨震说 , 他不愿妻子早回来 ,因为他不希望连坚强的妻子也倒下 。
值得一提的是,陈爱华正是已故的李文亮医生的同事。在李文亮病逝的那一天 ,杨震意外地接到了妻子主动打来的电话,“你还需要养身体 ,别去小区里跑步了 。”简单的几句叮嘱 ,陈爱华便匆匆回到了岗位 。
用战“疫”伉俪形容杨震夫妇,他们受得起。同为湖北人,同在武汉生活了20多年,骨子里的那股坚强劲儿,让二人在灾难面前坚守职责 ,不退缩,不服输。而这也正是危难时刻 ,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都有的那份赤忱与坚韧 。
“湖北会好起来 ,武汉会好起来,因为这里有我们爱的人和城市。”杨震说 ,等疫情过去后 ,要带着全家去武大看樱花 ,“落英缤纷 ,漫天飞舞的花瓣不就是那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吗?”